你还在发愁申论写作中没足够的素材支撑论点吗?今天公考通(www.chinagwy.org)给大伙整理了11大科技功勋人物事迹,多多积累,可能申论大作文可以用上!
1、钱学森
1955年十月8日,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。后成为“中国航天之父”“中国导弹之父”。“以后我将竭尽努力,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我们的国家,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”他一生都有如此一个中国梦。心中装着同胞的他,自己一生节俭,他的儿子钱永刚说,爸爸一个公文包用了40年。
2、袁隆平
袁隆平曾说:“我一直有两个梦,一个是禾下乘凉梦,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。”他一辈子躬耕田野,带领团队拓展超级杂交稻攻关,不断刷新产量纪录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,终将被这片土地镌刻铭记。
3、林俊德
他长期隐姓埋名,潜心铸造大国重器。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,参加了国内全部核试验任务。“铿锵一生,苦干惊天动地事;淡泊一世,甘做隐姓埋名人。”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,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。
4、南仁东
他是“中国天眼”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(简称FAST)的发起者和奠基人,他主导提出借助国内贵州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。从论证立项到地址选择建设历时22年,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点。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了重点用途,作出了要紧贡献。
2016年9月,FAST落成启用;2017年9月,南仁东因病去世。为了追逐梦想,他心无旁骛,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。
5、黄大年
心有大我,至诚报国。
2008年,黄大年舍弃海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。归国7年时间里,他带领科研团队突破海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,推进中国真正进入“深地年代”。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,常常忘了睡觉、忘了吃饭。
2017年1月8日,黄大年因病去世,年仅58岁
英雄无悔,在梦想出发的地方你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!
6、刘永坦
以身许国、科技报国,四十年如1日,勇闯“无人区”。筑牢祖国“海防长城”,培养一大量科技领军人才。作为国内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,他一生致力于国内雷达事业进步,带领团队成功建成了国内首部具备全天时、全天候、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,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、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。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。
7、黄旭华
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少年和年轻人的他,立志科学救国。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,他隐姓埋名、以身许国,阔别家乡30载。解决了一个个尖端技术问题,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。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“水下移动长城”。“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,我就一次流光;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,我就一滴一滴地流!”黄旭华说
8、李玉
走过山区、到过边陲,他先后拟定“南菇北移”“北耳南扩”等食用菌产业进步策略,研发出300多项食用菌种植技术,培育了45个适合贫困区域应用的食用菌新产品种,帮助数万贫困户成功达成脱贫。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我与木耳打了40年的交道,更会一直‘交往’下去。”李玉说。
9、屠呦呦
20世纪60年代,在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状况下,她同意了国家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,屠呦呦团队最后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。
2019年6月,研究团队历经多年攻坚提出应付“青蒿素抗药性”难点的切实可行治疗策略。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同。
“将来大家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,把论文变成药,让药治得了病,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。”屠呦呦说。
10、顾诵芬
“仿制而不自行设计,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。中国人需要造我们的飞机!”顾诵芬曾如此说。
从无到有,他主持打造国内飞机设计体系,推进国内航空工业体系建设,作为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,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,91岁的顾诵芬院士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。
11、王大中
他是新中国第一批核反应堆专业的大学生。
195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投身核能事业,立志进步先进核能技术、报效国家,当年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他们喊出了“用大家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季”的豪迈誓词,坚持为国为民,矢志科技报国,王大中带领研究团队走出了国内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点的,先进核能技术的成功的道路
打造了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不朽功勋。
免费学习资源(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)








